GaoWhen高H温

「文不能测字 武不能防身」

关于读书

2016-11-30 16:24:56

我一向是个嘴硬的人,一直坚持说没做过什么后悔的事情。但这两年每每拿起 Kindle 就对大学时候没有多看些书感到遗憾。

我小时候还挺喜欢读书的,我妈到现在还经常提到我小时候在沙发上以各种姿势看书的情形。其中还有印象的是「岳飞传」和「哪吒闹海」。我也还算清晰地记大概三年级时候去隔壁的同学家玩,说起我在看「三国演义」的时候,她爸爸一脸怀疑的表情,完全不相信我能看懂的回答。

高中时候的班主任是个长得特别像鲁迅的语文老师。他上课的习惯基本就在讲台不下来,只要不太过份,他也不太在意我们到底在干什么,所以他的课我基本就用来看课外书了。但是奇怪的是,即使如此,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也一直是年级第一。隔壁班的语文老师曾在他上课的时候偷偷从后门的窗户里观摩,结果发现下面的学生聊天的、打牌的、睡觉的、看闲书的,做什么的都有,一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。

大学时候我还特嫌弃学校那个奇怪的规定,「理工科的学生一次最多借 2 本书,文科生可以借最多 4 本」。然而事实是,学校的图书馆,除了「电子阅览室」(其实就是去免费上网),真正藏书的部分没进去过几次。对图书馆的印象,最深的是某本发黄的书上,还印着许多年前建校时期的公章,和校内德占时期建筑一样,特别沧桑。然后就是当年一起去电子阅览室上网的同学,现在已经华丽转身,从刷卡上网的学生,成为了我校图书馆的老师们。

后来去某司工作的时候,lead 说有两个组可以选,读书和电影。我想了想,觉得自己是电影的用户,就选择去了电影组,也由此认识了那些至今特别怀念的人。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,我应该已经不算是电影的用户了…

如果总结最近几年买的最值的物品,那 Kindle 绝对是其中之一。入手 Kindle 之后看的书绝对超过了之前几年累积在一起的总和。

与大学时候闲得不知道应该该干些什么相比,现在的时间全部碎片化,感觉想做的事情太多,时间安排却上往往捉襟见肘。只好把一些兴趣尽力压缩,就连读书的选择上也只能把范围缩窄,基本上集中在 行业相关。即使我觉得还是应该尽可能得多读些不同类别的书。像吃饭一样,总是挑食,最后很可能营养不良;只读某个小范围的书,最终也难免视野狭隘。所以我总是自嘲现在选书的标准太过「功利」。

读书有什么意义?

以前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特别好,因为可以体验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的人生。现在觉得读书也是如此。Martin 在「权力的游戏」中写到,“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,” said Jojen. “The man who 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. " 透过薄薄的一本书,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一个人几年,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路历程;能学习到别人走过很多弯路,趟过很多坑之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;能让你看到其他人眼中的世界,也能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。也能让人更容易地沉下心来。

能…

算了吧,何必太过计较所谓「意义」。之前在 twitter 上转过一句「鸡汤」:「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不慢的事——读书、锻炼身体、与智者交流以及业余爱好。」这些事都是长期有益的事情,它们的好处并不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来,而且长期来看,也很有可能不会确切地感受到什么。然而真正有益的事情都是这么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的。

最近不做事的时候,不看书反而感觉无聊了,感觉像是一件好事。

我权且当流水帐写,你凑合做口水文看。

人生本苦短,不爽就取关。

产量极少,请勿催扰。

微信搜索 mindfire,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:

wechat media